阳光讯 (记者 熊玺 文/图)“连心警务”既是派出所主防能力的延伸,更是警民鱼水情的生动载体。近期,西安市公安局长安分局王曲派出所深耕“连心警务”责任田,通过深化“一村一警”机制、优化户籍窗口服务、强化安全宣传教育,主动聆听群众心声,积极破解群众难题,切实用“连心警务”实践搭起警民“连心桥”,让平安底色更浓、民生温度更足。
警民连心护生灵 共守秦岭生态线
11月2日下午,王曲派出所社区民警秦拓刚踏进村子,辛先生(化名)就一把拉住他:“秦警官,河边困了条‘怪鱼’,看着像娃娃鱼,你快跟我去看看!”

秦拓跟着辛先生一路小跑赶到河边,只见浅滩水洼里一条半米长的褐色生物正不停扭动——正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的特征。“可别让它脱水了!”秦拓一边叮嘱辛先生为大鲵泼水保持湿润,一边拨通长安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电话。等待专业人员的间隙,两人小心翼翼地用塑料盆舀水保湿,直到执法人员到场。后经确认,这条大鲵健康状况良好,后续将被放归秦岭原生水域。执法大队为辛先生颁发了荣誉证书。
“保护秦岭生态离不开每一个人,你们警民携手救助娃娃鱼,好样的!”这场救助,既是连心警务“闻需即动”的缩影,更让守护秦岭生态的共识在警民互动中愈发牢固。
警民连心暖夕阳 田间地头话平安
“重阳节”前后,长安区王曲街办各村的广场上格外热闹—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们围坐在一起,等着过属于自己的节日。王曲派出所的民警们也带着“平安礼包”赶来了,小板凳一放,就坐在老人堆里拉起了家常。

“张大爷,您上次说有人打电话让您买‘养老保健品’,那可千万不能信!”民警拿着反诈宣传册,指着上面的案例给老人们耐心讲解着。聊到取暖用电,民警又拿起电褥子插头演示“睡前一定要拔电源,不然就像给床边放了个‘小火炉’,操心滴很!”老人们听得哈哈大笑,手里的花生剥得不停,时不时插话提问,原本严肃的安全宣传,变成了接地气的“拉家常”。
警民连心解民忧 绿色通道送上门
10月底的一天,管片民警曹天乐刚结束巡逻,就被邱先生的家人拦住:“曹警官,我家老邱卧病在床,想办户籍业务,可实在走不动路,您能帮帮忙吗?”曹天乐当即跟着家属去家里看望邱先生,看到邱先生卧病在床行动不便,曹警官现场便答应了这事,叫他们安心等待。

回到派出所,曹天乐第一时间将情况反馈给户籍民警张献。考虑到邱先生行动不便,张献经请示派出所领导,决定开通“绿色通道”:曹天乐负责上门采集身份信息、核查户籍关系,张献则对接分局业务大队申请“特事特办”。经过民警信息采集和调查取证,很快为邱先生办理了户籍业务。考虑到邱先生办证心切,民警放弃周六休息时间,专程将证件送至卧病在床的邱先生手里,为邱先生和家人解决了心头的一件急事儿。
警民连心守钱袋 追赃挽损暖人心
9月中旬,王曲派出所民警黄子浩、王晨在工作中掌握到线索:辖区居民古女士(化名)遭遇网络诈骗。两人立刻联合分局相关警种,连夜梳理资金流向:从诈骗账户到第三方支付平台,再到多个分流转账账户,他们连续加班加点,终于锁定了资金的最终去向。随后,民警多次与相关金融机构沟通,说明情况申请冻结账户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,九月下旬,古女士被骗资金全部追回。十月二十日,古女士捧着一面写有“雷霆出击、破案神速,反诈先锋。为民挽损”的锦旗走进派出所,紧紧握住民警的手:“要不是你们,我这钱就打水漂了,真是太感谢你们了!”
从守护秦岭生灵到守护老人平安,从上门送证到追赃挽损,王曲派出所的“连心警务”始终围着群众转、跟着需求走。这不仅是警民携手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实践,更让“主动警务、预防警务、连心警务”的理念在为民服务中落地生根。下一步,王曲派出所将继续深化“派出所主防”机制,把服务做得更细、更实、更暖,让连心警务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村组、每一户家庭,为建设平安长安、守护秦岭生态贡献公安力量,让群众的安全感、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