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31日,2025年全国中学生国际象棋锦标赛在西安开赛,作为本年度全国性中学生国际象棋的最高水平赛事,共有来自北京、上海、广东、天津、河北、辽宁、浙江、陕西等地62所中学的125名选手报名参加。

本次赛事为期3天,由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、中国国际象棋协会主办,设男子初中组、高中组以及女子初中组、高中组4个组别。每个组别的冠军选手将获得一级运动员等级称号,第二名、第三名选手获得二级运动员等级称号。
“比赛吸引了国内众多高水平中学生选手参加,赛事共进行9轮,男女分组比赛,比赛以个人赛形式决出名次,根据个人成绩计算团体名次。”赛事裁判长、国际级裁判宋本磊介绍说。

“学棋以后我的数学成绩变好了,同时让我的交流能力和空间思维水平也提升了不少。”来自沈阳市第一二六中学的李晓理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学习国际象棋,通过参加比赛获得了前往不同城市的机会,“西安是十三朝古都,很多课本上学到的唐诗以及诗人的传奇经历都发生在这里。这次比赛结束后,我也会去大雁塔、兵马俑等地方游览参观。”
来自浙江宁波的上官周瑜此次陪同儿子前来参赛,他称国际象棋给孩子成长带来了奇妙的“化学反应”,“孩子通过国际象棋丰富了内心世界,讲话更有条理,做事更有韧性,再苦再难也不轻言放弃,这些品质都很可贵。今年我带孩子去了南京、杭州等城市参赛,通过比赛他也认识了不少新朋友。”
“目前,我们围绕大学生、中学生均设有年度锦标赛,再加上以俱乐部为主体的各级联赛,一系列赛事让国际象棋项目覆盖了大、中、小学等多个年龄段的学生。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接触并喜爱上了国际象棋这项运动,并因此提升了综合素质。”宋本磊告诉记者,根据竞赛日程安排,比赛在10月31日、11月1日进行前八轮的比赛,在11月2日迎来收官之战,各个组别将决出最终的名次。
文/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闫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