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药山村的画笔,画作里的八仙乡愁

2025-10-16 15:24:18 来源:阳光网-阳光报

阳光讯(记者 张波 通讯员 王海云)在平利县八仙镇乌药山村,画家马标的画笔蘸满乡土深情,一笔一划勾勒出渐渐远去的乡村记忆。

晨光熹微中,马标背着画架走在通组道路上。他的目的地是金鸡河口——船码头,这是他今天要描绘的场景。

“我想把八仙镇的美留下来,不只是用相机,更是用画笔和色彩。”马标说。

今年秋天,八仙镇在推进“文共体”建设时,想要让艺术教育走进社区,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。“我们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马标,”八仙镇文旅中心干部表示,“他是本土成长起来的画家,对家乡怀有深厚感情。”

马标的油画作品在八仙镇早已小有名气,不少人慕名而来约稿。他的作品,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八仙镇的山水人文,成为外界了解八仙的一个窗口。

接到邀请后,马标毫不犹豫地答应了,“这是我回报家乡的最好方式。”

课堂上的马标,不仅是画家,更是孩子们的艺术引路人。他从最基础的色彩知识讲起,引导孩子们观察身边熟悉的风景——老屋的石墙、路边的野花、天空的云彩,都成了生动的教材。

马标的教学过程,也是他艺术创作的滋养过程。孩子们天真烂漫的视角,也会带来新的灵感。“艺术需要反哺,也需要新鲜血液。”马标说,“孩子们教我重新用纯真的眼光看世界,我教他们用画笔表达这个世界。”

目前,马标正在创作的《八仙关》,是他艺术生涯中一个全新的尝试。这组作品由多幅大型油画构成,旨在通过连续的绘画叙事,展现八仙镇从历史传说、岁月变迁到今日新貌的完整脉络。

“画天书峡、画老街,是记录家乡的‘现在’;而创作《八仙关》系列,是想系统地梳理我们文化的‘根’。”为了这些作品,马标走访长者、查阅史料,与相关人士深入沟通,在故址上反复写生。画布上,传说中八仙修道的奇幻、古商道的繁华、往昔的艰辛与今天的生机,被巧妙地呈现。

马标的艺术实践,与八仙镇文共体建设的精神内核同频共振。《八仙关》系列的创作,不仅是个人的艺术追求,更是一种公共文化行为。八仙镇文旅干部吴佳林评价道:“马标老师的《八仙关》系列,将来会成为我们理解家乡、向游客讲述八仙故事的重要视觉文本。这是文共体建设中涌现出的宝贵成果。”

假期课堂结束后,马标又站在画架前,继续描绘着《八仙关》系列的新作。他知道,当孩子们长大,他们笔下的家乡会愈发深沉,而这座古镇的故事,也将在这一代代人的描绘中,通过一个个系列、一组组作品,永远生动、永远年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