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寻领袖足迹,汲取奋进力量

西安邮电大学师生赴榆林开展暑期社会实践

2024-08-01 20:23:26 来源:阳光网-阳光报

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引领青年学生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挺膺担当,近日,西安邮电大学“追寻领袖足迹,助力乡村振兴”社会实践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,奔赴榆林市米脂县、绥德县,探寻革命旧址,登上黄土高坡,深入乡村一线,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。

20240801202543826-90-bf116.jpg

图为实践团队在高西沟村龙头山山顶合影

实践团队首先来到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。“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,你们坚持不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、与时俱进发展农村事业,路子走的是对的。”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9月13日在高西沟村考察调研时,充分肯定了高西沟村生态治理的成果。上世纪50年代初,高西沟村开始了以水土保持为主的综合治理,实现了“泥不下山,洪不出沟,不向黄河输泥沙”的宏愿,成为“全国水土保持的先进典型”。

20240801202547427-20-48b4c.jpg

图为姜良彪书记在龙头山山顶为团队成员讲解

在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、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同志的带领下,成员们登上龙头山山顶。姜书记成员们激动地讲述他向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汇报时的情景,以及高西沟村作为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样板的奋斗史。“这是我们几代人筑地挖沟,辛勤耕耘的结果”,姜书记表示将始终传承发扬高西沟精神,与时俱进,让绿水青山成为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。看着姜书记的满头银发,团队成员深受鼓舞和感动。

随后,实践团队前往杨家沟革命旧址参观学习。1947年底,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机关来到杨家沟村,战斗生活了4个多月,这里既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取得光辉胜利的标志点,也是中共中央离开陕北走向全国胜利的出发点。2021年9月13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杨家沟革命旧址考察时指出,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,深化党史学习教育,赓续红色血脉。杨家沟革命旧址是青年学生寻找初心和使命的生动课堂,在这里,队员们不仅寻访革命遗迹,聆听红色故事,更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榜样,坚定理想信念、不畏艰难,勇于开拓、敢于担当,立志走好人生的每一步。

20240801202551172-23-95013.jpg

图为实践团队在杨家沟革命旧址留合影

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,实践团队来到绥德县张家砭镇郝家桥村,学习这个“红色山村”的光荣历史与革命传统。走进习仲勋旧居,那简陋的窑洞、陈旧的家具,无一不诉说着习仲勋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求真务实、重视调研的优良传统。

20240801202555633-26-0d43e.png

图为实践团队参观郝家桥革命旧址

2021年9月14日下午,习近平总书记在郝家桥村看望村民侯志荣一家。侯志荣老人在炕头激动地向队员们回忆起当天的情景,“习近平总书记仔细问了我国家能给多少钱?自己能赚多少钱?我扳着手指头一一回答。”侯志荣老人的回忆,让队员们感受到了党和人民群众间的鱼水情深。

20240801202600509-32-d2c39.jpg

图为团队成员聆听郝家桥村侯志荣老人讲述

队员们来到了绥德革命历史纪念馆,由当年接待过总书记的讲解员为他们讲解。绥德革命纪念馆以“西北人民革命的一面光辉旗帜”为主题,全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绥德、榆林乃至西北地区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。通过学习参观,队员们重温革命历史,深刻感悟到了老一辈革命家“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”的人民情怀。 

20240801202605528-96-a138b.jpg

图为实践团队在绥德革命纪念馆学习参观

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,队员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的足迹,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民情社情,砥砺品质、增长才干。今后,队员们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学生的使命担当,立志把对祖国血浓于水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、融汇在事业追求中。

(通讯员:王茜怡,西安邮电大学)